芯片辨别 | |
发表时间:2020-10-28 阅读次数:325 | |
一、劣质芯片如何产生? 一个晶圆上有成百上千个芯片,晶圆生产好后要经过测试并把不好的标记上;通过测试的晶圆被切割并封装,封装好后就是我们看到的带管脚的芯片了,在封装阶段标记为不好的芯片同样会被丢弃。未通过测试的晶片由买裸片的厂家回收,自己切割、邦定,但标记为不好的芯片也会被丢弃。 通常正规的测试流程费时、成本高,所以有些晶圆厂会把未经过测试的晶圆卖给需要裸片的厂家,并由后者自己测试。但后者通常没有好的测试设备,同时为省钱减少测试项目,致使一些本来在半导体厂不能通过的芯片用在了最终的产品中,造成产品质量的不稳定。 有心人便利用这些空子并发展出专业造假公司,赚的盆满钵满、害的一些中小公司赔光了利润。不可否认,假元器件已经成为供应链的毒瘤 二、“黑芯”是什么?如何流向市场? 所谓的 " 黑芯 " ,大体上有两种,一是指三星、东芝、现代等厂商淘汰下来的残次产品。过去, NANDFLASH 芯片产能紧张,全球需求吃紧,生产工艺也比较差,次级品的量很大,可能流入到黑片市场。这些次级品都被全球前几大存储模组生产厂商包下来,利用技术把坏块屏蔽并防止坏块扩散。然后这些芯片被大量应用在存储卡上。 二是指市场上回收的二手闪存芯片。芯片厂商在生产 NAND FLASH 时,良品率也并非 100% 的,晶圆生产下来都是分等级的,一般可分为 99% 容量、 97% 容量、 93% 容量等。这些低于 93% 容量以下的晶圆都不打原厂标志,但也不会被扔掉,他们会通过某些渠道流入台湾或内地的小封装厂,就形成了黑芯市场了。一些 MP3 小厂为了保持相对高额的利润,往往热衷于利用低等级的晶圆,经打磨后贴上三星或现代的 LOGO ,再应用到 MP3 生产上。 这种 " 黑芯片 " 成本低廉,虽容量偏少但能满足基本使用需求,由于做 " 黑芯片 " 没有一定的技术能力,不能把芯片的坏块屏蔽起来,所以, " 黑芯片 " 的坏区很容易扩散。 三、如何鉴别真假芯片 1、看打字,一般翻新的重新打子的(白字)用"天那水"(化学稀释剂)可以把字擦除的一般为翻新货,原装货是擦不掉的。 2、看引角,原装货的引脚非常整齐且像一条直线,而翻新处理过的则有的脚不整齐且有些歪。 3、看定位孔,观察原装货的定位孔都比较一致,翻新的有的深浅不一或者根本就真个打磨平了,有的如果仔细看可一看到原有定位孔的痕迹。 四、对于供应商的鉴别方式: 1、是否签订正规合同。 文章引用:《这些辨别芯片真假的方法,你知道几个?》-EEWORLD订阅号,侵权即删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