晶圆测试是对晶片上的每个晶粒进行针测,在检测头装上以金线制成细如毛发之探针(probe),与晶粒上的接点(pad)接触,测试其电气特性,不合格的晶粒会被标上记号,而后当晶片依晶粒为单位切割成独立的晶粒时,标有记号的不合格晶粒会被洮汰,不再进行下一个制程,以免徒增制造成本。
晶圆测试过程:
①单晶硅棒经标准制程制作的晶圆,在芯片之间的划片道上会有预设的测试结构图,在首层金属刻蚀完成后,对测试结构图进行晶圆可靠性参数测试(WAT)来监控晶圆制作工艺是否稳定,对不合格的芯片进行墨点标记,得到芯片和微电子测试结构的统计量;
②晶圆制作完成后,针对制作工艺合格的晶圆再进行 CP 测试(Circuit Probing),通过完成晶圆上芯片的电参数测试,反馈芯片设计环节的信息。完成晶圆测试后,合格产品才会进入切片和封装步骤。
晶圆测试过程中的拉弧现象:
拉弧现象一般是因为,两个被测电极距离太小,在电流电压值比较大的情况下,电流击穿空气,引起两个点针之间电流相通从而出现拉弧现象。
解决办法一般是以下几种:
1、增加电极距离,但电极一般在设计阶段已经确定好了,所以……
2、在被测试电极处喷射干燥氮气,能有效防止空气导电造成的拉弧
3、在真空环境中进行测试
晶圆测试的对象是未划片的整个晶圆,属于在前端工序中对半成品的测试,目的是监控前道工艺良率,并降低后道封装成本。